西藏旅游攻略之星空下的冰川
Let's go.
坐标: 西藏山南海拔:5300m+
名字:40冰川/日结嘉措冰川
我们从藏族同胞口中得知的名字是日结嘉措冰川,本文将采用40冰川,应该是科学家们的编号。
百度说:冰川存在于极寒之地,越往高处温度越低,当海拔超过一定高度,温度降到0℃以下,降落的固态降水(雪、雾、雹)才能常年存在,才会形成冰川。西藏的冰川数量多达22468条,面积达28645平方公里。按照冰川的规模和形态,冰川分为大陆冰盖和山岳冰川(又称山地冰川或高山冰川)。我国的冰川都属于山岳冰川。按照形成原因,我国山岳冰川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
也就是说西藏有冰川不足为奇,只是作为一个凡人,不可能像科学家一样,去到深处。而40冰川应该是我现在能近距离抵达的大陆性冰川。
记着几个初浅的认知关键词:边境地区,人迹罕至,高海拔,低温。按照去印象中最高景点的纳木错的配置,再加上边防证,以及熟悉边境出入的向导,我们出发了。一路十几个小时,直奔目的地。早上8点出城,往南奔去,途径羊卓雍错,普莫雍措,一片荒漠,几棵桃花树,几个村庄。然后忍受住最后两小时搓衣板路的蹂躏。约下午4-5点,天黑之前,到达40冰川前的终碛垄脚下。(终碛,也称尾碛,随冰川前进,而在冰川末端围绕的冰碛物,个人理解:碎石岩土块和冰的混合物。并不是所有冰川都有终碛的,前进迅速和后退迅速的冰川都没有终碛,只有冰川在一个地方长期停顿时,才能造成高大的终碛。)
已经能看见40冰川,但是要走近跟前,还得爬过终碛垄大土坡。一路颠簸,已有心无力。而大风夹着雪粒,呼呼大作,好像冰川在没入夜晚前,进行着自我修炼,也阻止了我们爬上终碛垄先睹为快。于是,就地扎营,草草填饱了肚子,钻进睡袋躺下,祈祷一觉醒来能够雪过天晴。但在这5300+的高海拔处,想睡个好觉真是太天真。狂风、阵雨夹雪,低温、缺氧,各种睡姿调整后都不能入眠,头也越睡越痛。从晚上八点挺尸到凌晨四点,一分钟都睡不着,后半夜,雨雪停了,风渐小。索性穿上衣服钻出帐篷。(同住的朋友说,我走出帐篷后,他睡得特别好,莫非真是一个帐篷里的氧气给一个人用,比较充足?)。
帐篷外,天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晰,漫天繁星。因为地势高,感觉离天特别近,星星格外多,而四月春季银河正缓缓从雪山背后升起......困意和头痛瞬间一扫而光,兴奋和一点点害怕交错,赶紧收拾好器材,背上包,一个人拧亮头灯,去见冰川。喘着粗气登上终碛垄,一路提心吊胆的走向冰川。在沙土石混合物里慢步了20分钟,才走到冰川脚下。这会儿让我自私的感受一下,一个人的冰川。黑暗中的冰川,不是想象中那样安静,融化的冰雪水重新在裂缝里冻结时,对周围岩体施展着强大的侧压力,时不时几声巨响,就把我惊得胆颤,又像一次劫后余生。随着我的脚步的迈进,在夜晚无比清晰得听着脚下冰湖面发出嚓嚓的声音。
此时,银河已经横跨在冰川之上,冰川在头灯灯光照射下,映着幽蓝的光,看着这些晶莹剔透,质地坚硬的蓝水晶一样冰体,我无知好奇的想在冰川年轮里,寻找或许有的多年前冰封的生物,嗅到多年前的空气,那将会是千年一遇的难得。天上淡淡的气辉游离在地平线以上,像湖中水面晕开一圈圈涟漪。大自然的大笔一挥 ,在这里筑就了一个现实版的冰雪奇缘,各种不可思议在这里存在,而且已经存在了好久。四野皆冰,高高的冰墙,高高的冰峰,规模巨大的冰塔林,巨石下的冰蘑菇。千姿万态,各种赞叹。身处其中,自己的世界观被再次刷新-这是另一个真实存在的自然世界。
等我的小心脏适应了黑暗带来的害怕和瘆人的冰下响声后,就开始在冰塔林间自娱自乐起来。各种长曝,各种打光,跟冰山的密切配合,让冰体自身的蓝色光感发挥到极致,让银河像焰火一样在夜空绽放。自嗨了好久,当天边白光渐起,冰身都被镀上一层属于黎明的自然蓝光—这才是真正毫无PS的原生态天空蓝。
同行的朋友,带着无人机从营地来与我回合,因为迷宫一样的冰塔林地形,直线距离不足100米,却走偏了一个小时。温度太低,无人机在太阳下晒了半个小时,才达到适飞温度。起飞,无人机在这空气稀薄的高海拔顽强上升了100m,才得以窥见冰川全貌。熟悉的尺度感在这里完全不适用,只能估摸着我们身处在一个宽约1公里长约5公里的冰塔林区,远处,是冰川的冰舌部分,再往上,越过冰雪世界,就是幸福国度不丹了。上帝视角下的冰川显出了庐山真面目,一列列的冰峰,像滔天巨浪,凝固在最汹涌的一瞬间。冰峰之间阡陌纵横,还点缀着大大小小的冰湖。简单的色彩和形状,却造就了最极致的风景。
无人机飞没电了,我们自己也快没电了。匆匆道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有些地方,一生只用去一次,但这座冰川,一次哪够。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www.cqtrv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