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旅游记事——曼谷荒废指南(1)
但那些残留在脑海中的细枝末节还在作祟,它似乎在提醒我:你不能荒废这一天。另一个小人从绿色灌木丛中一跃而出揪住我的衣领——“你为什么不能荒废这一天?”
坐在酒店一层的高脚凳上,看咖啡从壶里缓慢滴出来,不远处的白人正在悠闲的晒太阳,我产生了艳羡的心情,并非我不能,而是我不愿,我没办法什么都不做,赖在池子边荒废一天,那种长在我身上的发条早已深入脊髓,来曼谷之前,我准备看完科幻作家保罗•巴奇加卢皮的《发条女孩》,但事实上,直到旅游结束,那本书还穿着塑封躺在公司的柜子里,原因是什么呢?大概可以全部推诿到领导身上,在我请假之后,她安排了三倍的工作任务给我,直到旅行开始的前一天,我还匍匐在打字机前,写董事长新春致辞。
上班和雾霾一样,尽管恶心,但终年萦绕,挥之不去,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曼谷蔚蓝的天与恰都恰市集散漫的嬉皮老板,在途经某条无人小巷时,一个编着脏辫的流浪汉正倚靠着灰墙发呆,看起来像飞多了叶子似的。“发呆真好啊”我对友人说,但双脚显然没有得到这种指示,我依旧长着一双中国人的脚,我们要勤劳,我们要上进,我们不能发呆。
是谁剥夺了我们发呆的权利呢?
第一次来曼谷的时候,凌晨三点下飞机,八点便起来直冲景点,一天在外步行十小时以上,那是第一次出国人的独有心境,花了好大力气来玩,怎么可以赖在酒店睡觉呢?于是一天去上四五个景点,夜里躺在床上,双脚仿佛被人斩去,翌日清晨,又循着闹钟声早早起来,重复马不停蹄的一天,那种感觉和赶地铁也没差,好在景色宜人,物价低廉,倒是冲淡了许多怒气,但仍旧感觉疲惫。第二次来泰国,想的便是早晨睡觉,中午懒洋洋起来吃顿饭,下午再趿拉着拖鞋逛市场,但真的到了目的地,一切都变了,生物钟八点准时叫我起床,醒来后便翻来覆去睡不着,一个人拎着零钱包去7-11买19泰铢的三文治,回来就一个人坐在湖边吃,然后打量那些完全不缺时间的老外。恐慌感如池水蔓延,朋友圈里的人还在不竭的做年终总结,那些总结就像包裹上糖衣的黑色药丸,服下去就能产生“我今年没有虚度”的幻觉,那么,万一真的“虚度此生”呢?万一真的“庸庸碌碌”呢?就在我反复诘问自己时,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突然用中文说:“我想喝奶茶”,“这里没有奶茶,只有咖啡。”他摇摇头自言自语的说:“我不能喝咖啡”。接下来,仿佛误入另一个时空,我和这个来自遥远新疆的四岁半小男孩展开了双重的自言自语,不足五岁的孩子尚没有较强沟通能力,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和自己说话,诸如“我不能喝冰水”“我要学好英文”“我住在对面那栋”,这让我又好气又好笑,我一瞬间觉得做孩子真好,不用理会他人情绪,就这样,我和这个四岁半小男孩周旋了足足三个钟头,在后来的回忆里,我反复把这一段抽出来翻阅,是的,这三个钟头扎扎实实的浪费掉了,真是快乐。
『100个嬉皮和1个市集』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逛懂恰都恰,它大概也就是一个批发市场般的存在。位于天铁MO CHIT站的恰都恰市场是亚洲最大的集市,但慕名前来的大陆游客大部分都会败兴而归,“这不就是义务小商品批发市场吗?”,很对,你还能不时从篮筐里翻出一打made in china的商品呢。目前的恰都恰市集已经成为讨好游客的存在,但仍有部分古着商品和独立设计制品值得逛。对于古着,国内大部分人的态度应该是“洋垃圾”,但在曼谷,人们对古着的热衷程度超乎寻常。“旧意味着好”,除开大型商圈聚集地,曼谷大部分城区显得老旧,加之收入有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旧衣文化浸染着这个国度,与国内卖洋垃圾的老板不同,多元文化熏陶下,大部分老板对品牌有更深入的了解,收的货许多样子也不错,当然,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打扮的也不错,许多人都像从70、80年代走出来的一样,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趣事。
如果说恰都恰市场太过于封闭与窄小,那么火车市集可谓第二处必寻的古着圣地,第一代火车夜市解体后,第二代,第三代紧接着出现,在曼谷,大概已经有了三四处火车夜市,这里周末和恰都恰一样,周末最热闹,所有商铺敞开迎宾,平时则大门紧锁,当然,外部也会有一些完全不值得一看的小店总开着招徕生意。
大部分开古着店的老板看起来对自己的生意漫不经心,有的沉浸在暴躁的摇滚乐中,有的自弹自唱,有的则在喝啤酒,“淘”这个词终于在这一刻有了更深的意义,你愿意呆,可以淘上一阵夜,不愿意,也可以立刻拔腿走人。
曼谷是自由的,这首先体现在时间的数量级上,来了就该无限挥霍,因其物美价廉,所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聚在这里,释放自我,重要的是“全部买得起”,可以任性吃,任性喝,任性睡,任性享受世间一切乐事,哪怕有些是肮脏的。
必须对这座城市完全改观
装逼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了找到曼谷MOCA(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我们顶着烈日在恰都恰门口和无良司机砍价,闹市的曼谷,司机宰客,常不打表,但因价格低廉,大部分中国游客都负担的起,我们拽着网上下载来的地址问了三四辆车,才终于有司机点头确认可以去。
曼谷MOCA号称东南亚唯一的MOCA,其余的亚洲馆在台北、首尔、东京,我并不确认里头到底有什么,只是深深被照片上门口的雕塑所吸引,其实到后来我也没有明白那成千上万个状似乳头的几何体到底是什么,但你不得不承认,临水欣赏,别有一番美感。
重要的是——几乎没有人。
如果你体验过大皇宫,你就得夸MOCA安静雅致,作为宗教气息浓厚的国家,MOCA内大部分展出作品有一种邪恶的宗教美,我对教义和神话故事没有理解,只单纯被那些奇异的壁画所震慑。
准确来说,不能用文艺或者不文艺来划分这座城市的人,而应该用有钱和没有钱来区别两类人的行为,在取道the jam factory的路上,逼仄的菜场,狼狗狂吠,食物腐烂的味道从臭水沟里钻出来,但只要看到the jam factory黄色的指示牌,立刻会发现原来里头是个供小资阶级玩乐的世外桃源。
The jam factory位于湄南河畔,是废弃货仓改建的小型艺术街区,由一个设计店、一个书店、一个咖啡馆与三两餐厅构成,要说有什么好玩的,就是根本没什么可玩的,在the jam factory的核心区域是一株我根本叫不出名字的巨大古树,树根垂下,贪婪的呼吸着空气,猫咪蜷缩在肥壮的树枝上,所有人都在喝咖啡……
再往外围走一些便会见到the never ending summer,这是一间出名的网红餐厅,设计颇有水准,在餐厅外随处可见拍着照说着泰语的妙龄少女,和大部分人旅游照片里破旧的曼谷不同,这里代表着曼谷的设计新生力量。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气候,在商场里建造花园并非难事,所以有了Emquartier,Emquartier由来自纽约的leeser建筑公司设计,建筑拥有空中花园和五层瀑布,商场倒也不算高冷,几乎涵盖了所有或高端或大众的品牌,如果嫌SIAM商圈过于嘈杂,此地应该是更闲适的选择。
Emquartier商场附近就是日本街区,泰国与日本之间的实际上也非同寻常,居住在泰国的日本人大概有30万人,其中有10万人聚集在曼谷,大概可以说,在泰国,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日本崇拜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