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大足区境内141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两宋,明清时期也有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大足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兼有道教和儒家造像,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大足石刻包括宝顶山石刻、北山石刻、南山石刻、石篆山石刻和石门山石刻等五个部分,总计有75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铭文10万余字。其中,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以其高超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题材而闻名。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
【大足石刻卧佛1】
大足石刻旅游比较火热的两个景点分别是宝顶山石刻和北山时刻。宝顶山石刻:位于大足城区东北15公里的宝顶山,以大、小佛湾为中心,由僧人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完成。宝顶山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包括“千手观音像”、“释迦涅粲圣迹图”等著名作品。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城区北面约一公里处,以佛教题材为主,包括多宝塔、佛像等。北山石刻与宝顶山石刻相距十几公里,两者可以分别购票或购买联票。
【大足石刻2】
【大足石刻2】